由 |Alexander Yaxina 编辑
研究部-CJ记者
世界 - 2023 年 5 月 10 日
科学家发现美洲原住民和中国原住民之间存在遗传联系。
根据对现代和古代人类基因的大规模研究,美洲土著人民的祖先可能沿着一条以前未知的沿海路线来自中国。
根据周二发表在国际同行评审期刊《细胞报告》(Cell Reports) 上的研究,石器时代的移民分两波离开中国,与全球气候的一些剧烈变化相吻合。
第一个事件发生在末次盛冰期,那是一段极端寒冷的时期,大约在 26,500 到 19,000 年前,冰盖覆盖了北美、亚洲北部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。
第二个事件发生在最后一次冰消期,这是大约 19,000 到 11,500 年前冰层变暖和融化的时期。
研究人员追踪了 D4h 基因的路线,D4h 基因是一种特定的线粒体 DNA 谱系,已在包括智利、秘鲁、玻利维亚、巴西、厄瓜多尔、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在内的北美和南美本土人群中发现。
线粒体 DNA (mtDNA) 从母亲传给孩子,因此可用于追踪母系血统。
他们将 D4h 的起源追溯到中国古代和现代人群,发现该基因的系统发育分化发生在中国中部或北部的某个地方,最有可能发生在地理上靠近该国北部沿海的地区。
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教授领导的团队写道:“事实上,在中国北部和中部的样本中,有一半以上是在中国北部沿海或附近的省份发现的。” 科学。
可能的发源地包括现代城市北京和天津。
这一发现很重要,因为它揭示了土著人民的祖先和迁徙模式。
该研究支持这样一种理论,即早期美国人选择从亚洲到美洲的沿海路线,而不是通过无冰走廊的内陆路线。
它还表明,从亚洲到美洲有多次移民浪潮,这可能促成了今天在土著人口中观察到的遗传多样性。
“除了先前描述的西伯利亚、澳大利亚-美拉尼西亚和东南亚的祖先来源外,我们还表明中国北部沿海地区也为美洲原住民的基因库做出了贡献,”他补充道。
人们普遍认为,美洲原住民是西伯利亚人的后裔,他们跨越了现在白令海峡的陆桥,但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来自不同地区的其他祖先人群也对他们的基因构成做出了贡献。
作者说,他们共调查了今天生活的 101,319 名欧亚人。 他们还在 15,460 个古代样本中搜索了该基因,这些样本“涵盖了几乎所有全球报告的古代 mtDNA 数据,以及另外 232 个最近报道的来自东亚的古代 mtDNA 数据”。
本研究中的大样本量意义重大,因为它允许对 D4h 谱系和世界其他人群的遗传变异进行更全面的分析。
通过分析如此大量的个体,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出小型研究中可能遗漏的罕见遗传谱系。
在将当代人群的遗传数据与古代 DNA 样本进行比较后,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这些人群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。
研究人员表示,可以通过当代和古代人群中存在的遗传变异来研究古代迁徙事件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基因突变会累积,这些突变可用于长期追踪种群的移动。
该研究称,第二波移民潮可能发生在冰川消退期,当时气候变暖和冰层融化为人口扩张和迁移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随着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,它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了一片没有冰盖的狭长地带。 据研究人员称,这使得人类能够沿着海岸旅行并最终到达美洲。
他们还发现了阿伊努人(他们的祖先可能在此期间从中国旅行到日本)与美洲原住民之间存在意想不到的遗传联系。
“我们惊讶地发现,这个祖先来源也为日本基因库做出了贡献,尤其是土著 Ainus,”李说。
“这表明美洲、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更新世联系不仅限于文化,还包括遗传学。”
连接亚洲和美洲史前聚落的泛太平洋文化环的想法仍在激烈争论中。
一些研究人员认为,有证据表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文化交流或传播,而其他人则持怀疑态度。
证据之一是在这两个地区都使用玉器。 玉在东亚和美洲的许多古代文化中都受到高度重视。
另一个例子是土丘用于埋葬和仪式目的。 土墩是由东亚和美洲的许多古代文化建造的,包括日本的绳文人和北美的合和文化。
东亚和美洲的古代文明在建筑风格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。 例如,一些学者注意到中美洲的阶梯金字塔(例如特奥蒂瓦坎的阶梯金字塔)与在中国云南省发现的某些结构之间存在相似之处。
但是泛太平洋文化的想法是有争议的——既因为没有直接证据,也因为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保持联系的实际困难——怀疑者说这些文化相似性可能只是巧合。